2025-Week20
生活
这周三天打鱼,四天晒网。
周一二三,每天六点起床,去三立堂排队抢座,持续了两天。由于晚上睡得不够早,第三天6点起不来,坚持了两天就放弃了。
某天晚上学习结束,拍到蓝调时刻。
周四出游,骑车到城墙里面,没地方可以散步,大热天的只能去商场。后来,从广济街走到小学习巷,又去吃马波烤肉,果然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提前半小时去排队。
周五、周六、周日,都没能早起,在家刷视频。
读一篇文章有感
---以下是我的读后感---
如果下班后没别的事我会把时间花在自己的技术或者网站内容上。
下班时间之后还留在公司,我只赞成一种情况:在公司可以不处理工作上的事,拿出自己的手机或者笔记本做自己感兴趣的技术。
赞成的理由是,上级更想要员工在工作之余对工作内容更感兴趣或者对个人能力提升更感兴趣。这样我觉得再正常不过,不属于内卷。
其他情况诸如:工作时间长,虽然下班时间到了但是没有人走,走得早的人还会被单独约谈,被PUA,被低绩效。这些种种外界因素让一些人或被动或主动地选择自愿加班,我对此深恶痛绝。
“团队下班最晚,工作最积极”,虽然是在陈述事实没错,但我觉得这种陈述事实本身就会助长恶性竞争。你陈述的是时间上的指标,如果公司以此为标杆,那么工作时间确实成为了人们竞争的指标。
为什么要说最晚?最积极?听起来就是在和周围人比,他们工作都没我努力,就算是效率和我一样,学习速度和我一样,那我也比他们工作时间长,所以,我工作的超出,工作带来的提升最大,招聘我比较有性价比?是这样吗
是的,上面的逻辑完全没错,是陈述了一个事实。身强体健能吃苦,愿意熬夜加班,乐在其中的人这么做确实没一点问题。
可悲的是,有些人主动工作时间长,并且主动宣传这是优势,公司之间慢慢形成一种默认优先选择这种人的风气,到现在很多人的工作,按时下班是一种奢望。别忘了,很多人不想自我提升,也不想加班。但是社会上又有很多人愿意加班,积极地在下班后留在公司,比谁走得更晚,无论是乐在其中真的提升自我还是互相内卷(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这种行为就是会让所有人的工作时间加长,下班后依然工作逐渐合情合理。
总之,在我看来,或许10年代乃至更前,这么做确实可以给自己带来优势。在20年代,我觉得身体强健的人可以试着这么做,我不建议但尊重每个人的选择。身体状况一般的人,我建议以自身健康为主再去工作。
写了这么个小作文,完全是因为第一份工作就见识到了以上所说种种,并深受其害。我唯一的错就是我不够强,没办法选择自己工作的环境。但我心底里也在奢望,要是大家都按时下班,对上下班时间有明确的界限,下班后有自己的生活,无论是技术提升还是生活的其他方面,都放在个人的独处时间去解决。这样就挺好的。